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十二五”力推能源装备国产化
经过数十年努力,中国能源装备的设计技术水平在“十一五”期间有了长足进步,先后成功研制了12000米石油钻机、千万吨炼油成套装置、百万吨乙烯成套装置关键设备、百万吨级PTA成套装置关键设备、大型石化通用设备等。随着“十二五”正式开局,中国又对能源装备产业确立了新的发展目标。上周召开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提出,将努力把能源装备制造业培育成我国重要的战略新兴产业。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装备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赵志明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十二五”期间能源装备的方向是从陆地向深水发展,从非智能向智能化发展,而国产化仍然是一条主线。
从陆地走向深水:海工装备前景凸显
深水是世界油气的接替区。全球深水区潜在石油储量高达1000亿桶,辽阔的海洋蕴藏了全球超过70%的油气资源。而海洋工程装备则是深海开采石油的基础。随着中国的陆地石油日渐匮乏、石油进口依存度不断攀升,国家未来势必加大海洋油气田的勘探和开采,这对中国海工装备制造业无疑是一场盛宴。
但“十一五”前期,我国只具备300米以内水深油气的勘探、开发和生产能力,仅属世界第二、第三代的水平。
去年11月,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第六代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工程,实现主体机械完工,预计今年将会执行南海油气的勘探任务,由此将结束我国海洋油气勘探作业仅局限于近海的历史。
此外,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建造的32万吨超级油轮、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建造的14.7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船,也堪称“十一五”海洋油气装备国产化的杰作。
“目前,国家已确定把海工装备列入‘十二五’期间重点打造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未来有望得到国家更大程度的政策扶持,包括税收、金融等。而海工装备同时也属于装备制造业,因此还可享受国家针对装备制造业提供的优惠政策。”赵志明对本报记者说。
中海油总公司总经理傅成玉近日也表示,“‘十二五’期间,预计中海油将投资8000亿—1万亿元,绝大部分将投在海上。”在海工装备制造业中,中银国际分析师许民乐认为,中集集团子公司烟台莱佛士是国内主要钻采平台生产商,而振华重工在完成对全球领先的海洋工程设计商F&G公司收购后,公司海洋工程设计能力大大提升,海洋工程业务将成为公司利润新的增长点。
智能化:高端能源装备的基石
和深水化齐头并进的则是能源装备的智能化。在国务院此前发布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高端装备制造业被列为战略新兴产业之一,而海洋工程装备和智能装备作为高端装备制造的两大细分领域同时被写入文件。
“‘十二五’期间,全国要建成31个千万吨级炼厂,30个百万吨级乙烯装置。这些项目除了采用过去的一些专用设备和石化设备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实现智能化。”赵志明表示,发达国家早已实现了炼化装置的智能化,而中国在这方面才起步。
据他介绍,所谓智能化就是实现设备的智能控制,例如,一座炼厂几百台设备中任何一台设备的压力、温度等参数发生变化,都能很快通过传感器输送到自动化的控制系统,不仅显示结果,而且会自动调整,由此达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目的。
此外,赵志明透露,“十二五”期间在钻井设备领域将要实现“连续管钻井”的国产化突破,其中也涉及智能设备。“目前,这种连续管的制造已经没问题了,关键是管子中还要加入智能化的组件,不仅可以远程控制,而且可以自动导向,哪里有油就向哪里钻井。”
未来,智能装备的重要性还体现在成为其他高端制造业快速发展的基石,为航空装备、卫星、轨道交通设备、海洋工程等高精尖领域提供智能控制系统、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等高科技生产控制设备,促进整个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据工信部统计,2009年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销售产值达3000亿元以上。按照初步设想,智能制造装备的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销售收入达到1万亿元,国民经济重点产业所需高端智能装备及基础制造装备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50%。
国产化:能源装备升级的终极标靶
无论深水化还是智能化,能源装备在“十二五”期间的一个总要求还是要提升国产化比重。
中国化工装备协会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炼油装置国产化率达到95%以上,化工装备国产化率也达到80%以上,一大批关键和核心设备摆脱了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为我国独立自主发展现代石化工业提供了技术装备支持。
而最近召开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则提出,依托国家重大工程,推进能源重大装备自主化,进一步完善政策支持体系,落实首台能源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政策,加大对装备自主化的资金支持力度,加强对能源装备产业的规划引导。
“目前在深水领域,中外差距还很大,用国内深水设备的还很少。可以说,深水领域仍是海外设备巨头的天下。而这些海外巨头现在都对中国市场虎视眈眈,如3月22日协会要在北京举办‘第十一届中国国际石油石化技术装备展览会’,就有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12个国家的代表团,带来一流的海上石油开采技术和装备,目的都是为了抢占中国市场。”赵志明透露。
他同时表示,此次会议期间还将举行“国际石油石化装备产业发展论坛”,与深水及智能设备相关的话题也是论坛各方探讨的核心内容。
为此,他建议国家从政策上对能源装备国产化提供更大的扶持力度,“我们已在给‘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规划’做规划建议时提出来了,预计这份规划今年将出台,届时,相关扶持政策也会趋于明朗。”赵志明说。
中国化工装备协会的一位专家则表示,“十二五”期间,在“十一五”的研制攻关基础上,能源化工装备国产化的重点应放在研制和大面积推广应用并举上,瞄准高端,以促进石化产业转型提升、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主题。
资料显示,到去年为止,我国化工装备制造业年工业总产值约5000亿元。其中通用设备约2000亿元,石化专用设备约1800亿元,石油钻采运输设备约800亿-900亿元,自动化仪表控制设备约300亿-400亿元。 welcome 世界海洋油气投资预测
公司 预测区间 预测投资额(美元)
Douelas—Westwood 至2013 3600亿
剑桥能源咨询公司 至2013 3600亿
ODS-PETRODATA 至2012 3610亿 从资金投入用途来看,深海油气勘探开发主要包括海底井、海底设备、平台、管道及控制管线等方面的投资。一般来说,在基础建设中水下井费用最高,占35%;其次是海底管线和控制管线,占29%;平台占26%;海底硬件设备占8%;地面井仅占2%。深水区域油气资源的开发需要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据Douglas—Westwood的估计,2010~2014 年每年开发海洋油气的新增设备投资将达到450 亿美元。 一般来说,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的流程大致如下,从勘探开始算起大约需要9 年左右时间方能开始投入生产。
勘探阶段的任务是测量以及收集数据,主要是地震作业、配置隔离线路、钻勘探井,通过软件模拟分析寻找潜在的油气储藏。涉及的海工装备有移动式钻井平台、地震测量及支持船、水文地理测量(管道线路)、ROV支持船、PSV、AHT 及AHTS 等。钻井活动要从勘探阶段持续到生产阶段,勘探阶段钻勘探井,开发阶段钻开发井(包括油气井、注水井、观察井等)。
海底模块建造与专备作业阶段主要是线缆管道铺设、水下生产系统安装,上部模块、导管架的安装等。涉及的海工装备有线缆及管道铺设船、起重运输船、近海挖泥船、住宿单位、安装平台、移动钻井装备、PSV、AHT、AHTS、MPV,拖船等。
进入生产阶段所涉及的海工装备有:固定或浮式生产设备、浮式储油装备、穿梭油轮、AHTS、拖船、PSV、ERRV、船员艇,住宿单位等。
海洋油气勘探、开采虽然涉及众多类型的海工装备,但大致可以分为三类:钻井类设备、生产类设备、辅助类设备。我们选择主要的产品做简单介绍。 目前海洋中的油气钻井设备主要可分为固定钻井类设备与移动钻井类设备:
固定钻井类设备,主要包括导管架式平台、混凝土重力式平台、深水顺应塔式平台。固定式钻井平台大都建在浅水中,它是借助导管架固定在海底而高出海面不再移动的装置,平台上面铺设甲板用于放置钻井设备。支撑固定平台的桩腿是直接打入海底的,所以,钻井平台的稳定性好,但因平台不能移动,故钻井的成本较高。
移动钻井类设备,主要包括着底式与浮动式。前者有座底式平台和自升式平台,后者包括半潜式平台和钻井船。
平台类型 工作水深
固定钻井平台 <300米
座底式钻井平台 <100米
自升式钻井平台 100米左右
半潜式钻井平台 3000米左右
钻井船 3000米左右 从历史交付情况来看,自升式钻井平台从各国进入海洋工程领域以来,曾经在上世纪80 年代出现过交付高峰,这也是海工钻井装备市场的辉煌期,而后市场景气回落。经历过一个沉寂的周期之后,在新世纪又开始逐渐繁荣,自升式钻井平台仍然是其中的主要部分,不过半潜式钻井平台和钻井船占总量的比例已经开始相对上升。这也是海洋油气开发逐步走向深海的反映,这主要因为自升式钻井平台的作业水深受到限制。从目前的订单来看,半潜式钻井平台和钻井船已经几乎占到了一半的订单数量。既然深海是未来勘探、开发的方向,那么在未来海洋钻井装备的发展中自升式钻井平台的需求将走入下行趋势,而后两种将成为主流装备。 生产设备亦可分为固定式生产设备与浮动式生产设备。由于前者只能在浅海生产且无法移动,随着开发逐年走向更深的海域,因此需求逐渐减少。目前生产设备已经以浮动式为主。浮动式生产设备包括:自升式生产平台、张力腿式生产平台(TLP)、单圆柱式生产平台(Spar)、半潜式生产平台、浮式生产存储及卸货装备(FPSO),最近几年又钻井生产储油装卸船(FDPSO)浮式、LNG 生产储卸装置(LNG-FPSO)等其他新型产品。
目前全球90%以上的Spar 生产平台和60%以上的TLP 平台都在墨西哥湾作业,而其他海域则以FPSO 为主。由于FPSO 不仅能够生产而且可以储存和装卸、适合复杂水域环境,不仅可以新建也可由油轮改造而成,因此成为近年来在深海作业的主要装备。
平台类型 工作水深
固定式生产平台 <500米
自升式生产平台 <100米
张力腿式生产平台<2400米左右
单圆柱式生产平台<2400米左右
半潜式生产平台 <3500米左右
浮式生产存储及卸货装备 <3500米左右 截至2010 年8 月海洋油气生产平台存量及订单(艘/座)
平台类型 存量 订单 占存量百分比
固定式生产平台7908 158 2%
TLP/Spar 式生产平台41 2 4.88%
自升式生产平台42 4 9.52%
半潜式生产平台44 5 11.36%
FPSO 160 36 22.50% 海洋工程辅助类装备列表
装备名称 描述 特点
Pipe Lay 铺管船用于在海底铺设管道的自走专用船
Pipeline Lay 线缆铺设船用于在海底铺设线缆的自走专用船
Floating Crane 起重船大型船舶或驳船配备有用于海洋工程的起重装备
AHTS 操锚作业拖船为无动力平台提供起锚、牵引服务
PSV 平台支持船为平台提供勘探、开采过程中的物资
DSV 潜水支持船为水下生产系统提供支持
IMR 维护与修理船用于海洋平台及设备的维护修理 截至2010 年8 月海洋油气开发辅助船存量及订单(艘/座)
装备类型 存量 订单 占存量百分比
运输/起重94 28 29.79%
起重船148 10 6.76%
铺管船127 25 19.69%
铺线船99 6 6.06%
挖泥船235 5 2.13%
自升安装船267 23 8.61%
住宿单位115 17 14.78%
建设支援362 87 24.03% 海洋浮式生产设备目前主要包括FPSO(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船)、FSO(浮式储油卸油船)、半潜式平台,Spar(浮式独柱平台)以及TLP(张力腿平台)等。据德国DVB 预测,今后5 年内FPSO 每年新造量为5 艘。根据Douglas—Westwood 公司的预测,未来5 年内全世界对浮式生产系统的新增需求将达到120 座,总投资额预计将达到320 亿美元。其中FPSO 仍将是全球浮式生产系统市场的建造热点,新增需求将达到84 座,投资额约为210 亿美元,占全部浮式生产系统投资的68%。据ODS 预测,2010-2015 年,世界海工装置总需求为83 到116 座,其中自升式为6-12 座,半潜式为66-93 座,钻井船为11-12 艘,年均需求为16-24 座。 从 2010 年截至3 季度末各著名海工装备制造企业的订单可知,2010 年订单情况显著好于2009 年。基于海工装备占海洋油气开发资本性与运营性投资大约为15%(巴西石油和中海油未来规划投资中的总投资额与设备投资的比例)的比例,我们认为在未来三年中投资将超过10000 亿美元(根据DW 的预测)的情况下,未来三年海工装备的总投资应该在1500 亿美元左右。假设市场是弱有效的,目前设备存量比相对较为合理。
未来3 年世界海工装备市场需求预测(艘/座)
钻井装备 生产装备 辅助装备
设备存量(艘/座) 736 287 1447
设备存量比3 1 5
设备平均价格(亿美元) 8 8 0.4
投资总额(亿美元) 1500
未来3 年需求(艘/座) 126 49 248
未来3 年世界钻井类设备市场需求预测(艘/座)
自升式平台半潜式平台钻井船
设备存量 363 167 54
设备存量比7 3 1
2006-2008 年订单量87 42 25
假设新增设备比例 45% 35% 20%
未来 3 年需求(艘/座) 66 51 29
目前生产类装备国际市场上76%以上的手持订单都是FPSO,因此我们预计至少80%的未来需求都将以其为主。依此推算,未来3 年FPSO 的需求约是40 艘。截至2010 年10 月份,海工设备的生产大国韩国海工设备三强订单额达到105.5 亿美元,比去年全年的69.25 亿美元上涨约52%。海工设备的需求增长已见端倪。 海工装备制造虽然由欧美转移到了亚洲国家,然而也是集中在新加坡和韩国等少数国家企业手中,形成寡头垄断格局,而且各寡头之间却又各有所重。
新加坡吉宝 O&M
吉宝是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船务企业,1968 年是由英国修船集团管理的新加坡当局的修船厂部,1971 年买入了远东造船公司(1972 年更名为FELS)39%的股份,1973 年持股份额增至61.3%。1972 年吉宝由新加坡人接管。经过历次吸收合并,公司已经成为全球领先的海工平台设计、制造和维修的大型企业,在全球拥有20 余家船厂。2005 年,在中国江苏南通亦建立了造船厂,专门从事建造海洋工程船舶、大马力港口拖轮和海洋工程装备。自2007 年8 月公司开业以来,吉宝南通公司共交付11 条海洋工程船、3 条港口拖轮及2 个海工结构,累计产值达17 亿元。
今年二季度吉宝完工交付马士基的第三座DSSTM 21 半潜式平台、Rowan 四座自升式平台中的第一座、5艘专用船。截至2010 年3 季度末,全年新接订单20.08 亿新元;手持订单排至2013 年,需要交付价值约41.23亿新元的产品。在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的维修、升级与建造方面,从手持订单来看也是吉宝的强项。FPSO 的改装、钻井船升级、起重铺管船的建造和其他海工辅助船的建造,都是吉宝的业务范围。另外,从合作船东的名单和业务足迹来看,吉宝仍是世界其他国家后发企业所不能匹及的。 新加坡胜科海事
胜科海事是全球海洋工程设计、制造的领先企业之一,集团属下的船厂战略性地分布在新加坡、中国及巴西等世界主要港口。胜科海事精于将油轮改造为石油与天然气业用的浮式生产储油装置(FPSO)、浮式储油装置(FSO),以及将起重驳船/半潜式起重机改造为浮式生产装置(FPU);在岸外设施维护方面,包括岸外平台、自升式钻井平台及半潜式钻井平台的维修与提升等,公司也有极为丰富的经验。胜科海事拥有钻井平台设计专利,并且精于建造海上石油与天然气工业用的岸外深海自升式钻井平台及具有动态定位功能的半潜式钻井平台。2006 年胜科海事(SembCorp Marine)投资2.25 亿元到中远船务集团,中远投资持有中远船务集团51%股权,胜科海事持有30%股权。
目前胜科海事正在建设全球首个综合式船厂。新加坡政府拨出206 公顷土地,由胜科海事发展维修、改造、造船、建造钻油台以及岸外工程与建筑服务的一站式中枢,为新一代超级油轮、超大型集箱船、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客运游轮等各种类船只提供更快速、更具成本竞争力的服务。该船厂将分三阶段、共16 年建设,首阶段工程占地73.3 公顷,投资额7.5 亿元,预期4 年内建成,于2013 年12 月落成启用,专注于满足市场对修船服务的迫切需求。新船厂仅第一阶段就比胜科海事现有在沙木仑岛的裕廊修船厂大三倍以上。2003 年以来,市场需求便已超过亚洲船厂总修船能力,去年胜科海事拒绝的船只维修需求便超过400 艘。即使在新船厂第一阶段落成后,供应仍将无法满足需求。该厂维修能力一年大约是200 艘。
2010 上半年公司交工了1 座自升式平台、2 座半潜式平台、3 艘船的改装项目,上半年共执行了8.53 亿美元的合同(修船除外)。2012 年前持有47 亿新元的合同,其中今年前3 季获得了23 亿新元的合同。
胜科海事在海工设备维修、FPSO 改装和自升式(钻井)平台方面仍然是国际海工设备市场的主要力量。订单饱满,新船厂在建设中。投资巴西船厂、入股中远船务,新加坡胜科海事的市场地位也是后发国家企业难以撼动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