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U: L! x, D x0 g- I" L; i2 h
4 k2 Q! r4 {/ S) i3 L
7 i; \+ ^7 b: {1 d" ~/ W4 P/ i* T" @4 w4 |2 z. P
一、【古道介绍】
k: u1 ^) M7 C% s, y0 C) F- o4 Q' D
仙居山势南北对峙,群峰连绵,唯独中西部的韦羌山系独树一帜,与南北山势大相径庭。韦羌境内削壁千仞,千峰竞秀万壑争流。神秘蝌蚪崖,巍巍天柱峰,向相而立,分别代表人文自然双绝,为仙居山水之精华,历朝历代无论高隐圣贤还是山野樵夫都百“读”不厌。 韦羌山范围:据古称,沿革一般以韦羌溪流域而论,包括淡竹全境及周边一部分均属于韦羌山系。自大青岗龙潭头至白塔茶溪汇入永安溪,水路约一百里,面积约200平方公里。至今,民间仍有“韦羌溪,九溪十八弯”的说法。 蟹坑岭古道南通永嘉,北经桐江书院及皤滩古镇连接苍岭古道。从桐江书院往南走,过板桥水库,就踏上了蟹坑岭古道,路不怎么陡峭,路面不宽(大约不到1米宽),由鹅卵石铺砌而成,是古时候的官道、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古道中间有凉亭(也叫路廊),尚存清光绪年间的记事石碑,铭刻了当时每家每户铺设路面鹅卵石的各户包干长度。大约有二百多户,根据实力最多的一户为十丈,最少的为一丈。相信很多附近人家都能找到自己先人的名字…… 在蟹坑岭南麓中段,朝西的一悬崖上大约离涧水10米高、长2米、高1.5米岩框,发现一处摩岩石刻,游者站隔岸路边,凝目以视能辩明若干字迹。据光绪仙居县志载,蟹坑岭《摩岩诗》:绿林锁雾气潜消,铁骑追风将独豪;端要摅忠期报捷,不须怀古事登高。史载,诗出自元朝方志道,石刻由下叶村民间艺人叶纯完成(摩崖石刻并无跋文全文,现已深藏于棘刺之中)。 桐江书院,被称为“江南第一书院”位于皤滩乡山下村与板桥村之间。千百年前,晚唐诗人方干隐居于此,直至他的第八代子孙方斫开建此书院,从理学家朱熹做而论道,到状元王十朋前来求学,从“文公访道地,殿元受业家”的辉煌至蟹坑岭文化古道的兴衰;从方志道摩崖石刻的豪情诗句到千年古道的前朝碑记;从满怀对先人的崇敬之情进位孜孜探索元朝摩崖诗文石刻的真相。
+ V- T V& T* _6 o0 I( U4 S
! D: h+ N' h' q9 m6 G0 b# i0 m+ B
, L$ q% l3 K" w/ ^; Y4 y0 Z) t0 v( N8 Y4 g
让我们继续背上行囊,踏着青苔石阶,翻越崇山峻岭,去感悟千年历史中的璀璨文化。 5 s) N5 |# ] S C
8 D% {% p* B. q" w
* O+ ^/ v2 W2 l* z0 b9 y- |$ \
# t( X) i. @ C/ r& ^" Y) u+ z1 ?' p: j+ }6 g' V' H
% h, f! f7 z1 O
5 V1 Y6 l" ^, K# B z
% z: L9 u7 i' ^- i6 F$ C
' P' j( k" X& k- Y! }# U( `' W2 T2 o5 j' ]; N6 u) e; X
7 I" e' G `# X& \' Y
2 `- Z0 S& S3 e- W+ ^, O* b
4 p' c7 ?2 w0 d4 \7 x
|